第三二零章 摧枯拉朽,大获全胜(2 / 4)

战争时期的英国名将威灵顿曾说:“我们的一个骑兵中队可以抵得过法国的两个,但四个中队便不及他们的四个,数量越多越比不上。”

当时英国骑兵向来以马匹精良和个人技艺高超闻名欧洲,但上升到一定规模层级反而不如法军的胸甲骑兵,这正源于双方骑兵控制力的差距。

当时的法军的胸甲骑兵,整个队列被大量的军官和士官牢牢控制,分为前排指挥、中队主体和队列官行列三个部分。中队主体的四个部分又各有军官控制前排,两翼还有各自的士官保证侧翼的控制。以阵型为笼,以军官、士官为锁,有效防止了作战中士兵的涣散和逃逸。

勇卫营的胸甲骑兵建制,大抵照搬法国胸甲骑兵的编制,以大量军官、士官充塞在骑兵队伍中,是以在和蒙古骑兵的对冲中,勇卫营始终能保持严密的阵型和局部人数上的优势。

诚然,鞑子骑兵人数更多,兵力七倍倍杀明军,但是对面的明军骑兵队形非常的密集,几乎是肩并肩冲上来的,而鞑子一方的骑兵之间的间隔却是非常的宽,而且前后脱节未能形成波浪式的冲击,于是便导致鞑子骑兵冲上去的时候,陷入了短时间内以寡敌众的情况。

这就好比擂台上的比武对决,明军一方有五人,鞑子一方有三十五人,看似鞑子是明军的七倍,鞑子占据了人数上的巨大优势。

可上场比武时,明军是五人一起上,鞑子却只能上一人,被击败之后又再上一人,如此循环往复,即使明军经历了三十五轮的车轮大战,但他们始终是以五敌一,取胜当然不在话下。

蒙古人是活在马背上的民族,个体骑兵战力远在明人之上,但是在人马密集的骑兵集团交战中,个体战力根本就不值一提。

胸甲骑兵如同钱塘江大潮一般席卷而来,势不可挡,挡者披靡。

自以为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也开始胆寒了,后面阵中许多还未接触胸甲骑兵的鞑子开始心惊肉跳,连武器都握不稳。

不过蒙古骑兵作战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,眼看前面的骑兵无法阻止胸甲骑兵的狂飙突进,后面的鞑子开始张弓搭箭,向着前面不分敌我展开了远程射击。

但鞑子却不知道,胸甲骑兵乃重装骑兵,鞑子射出的弓箭击打在司设监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胸甲上,就如同隔靴挠痒一般,根本无法对胸甲骑兵造成致命威胁。

反观还在跟胸甲骑兵作殊死搏斗的蒙古骑兵,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袍泽的弓箭之下,倒让胸甲骑兵省了几分力气。

“轰隆!”

冲过了前阵的鞑子骑兵,胸甲骑兵终于一头撞进了还在张弓搭箭,连兵器都来不及换的鞑子后阵之中,一边倒的屠杀又开始了。

可怜鞑子骑兵连战刀都来不及换上,瞬间就被胸甲骑兵直接砍翻在地。

更让鞑子绝望的是,一千胸甲骑兵席卷而过后,明军的四千骑兵又随即杀人鞑子阵中。

虽然这四千骑兵非胸甲骑兵这样的铁甲雄师,但毕竟是以完完整整之师对阵鞑子的残兵败将,自然可轻易将鞑子碾压而过。

曾经无敌天下四个世纪的蒙古骑兵终于崩溃了,眼看着胸甲骑兵杀奔而来,骄傲自负的蒙古骑兵,竟望风而逃!

林丹汗绝望的闭上了眼睛,察哈尔部完了,蒙古完了,他林丹汗,成为黄金家族的罪人,把蒙古带到了灭绝边缘。

胸甲骑兵的出现,更是让林丹汗心灰意冷,骑兵向来是草原民族压制汉家王朝的不二法宝,可如今明军有了胸甲骑兵,草原人连骑兵优势也丧失了,还何以压制汉家王朝?!

林丹汗绝望灰心,而城头上的朱由检,则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。

为了锻造胸甲骑兵的胸甲,朱由检也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,如今在此关键战役中,终于大派用场。

“太强了!”

“厉害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