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八章 平王(一)(1 / 2)

谢明曦收到了亲爹谢钧的来信。&1t;/p

“……蜀地驻军以廉夫子为总教头之事,在朝中反响极大,已有数名御史言官上奏折弹劾殿下。你身为蜀王妃,凡事也该多劝慰蜀王殿下。也免得殿下行事荒唐,成了众人口中笑柄……”&1t;/p

看完谢钧委婉的劝说后,谢明曦嗤笑一声,提笔写了回信。&1t;/p

又隔数日,这封回信到了谢钧手中。&1t;/p

&nt;

这封信颇为简短,只有寥寥数言。字迹洒脱有力,自成一体。&1t;/p

“殿下任人唯才。请廉夫子为总教头,皆因廉夫子是最合宜的人选。论出身,论身手,论兵法,谁人能及廉夫子?”&1t;/p

“殿下心意坚定,我亦全力支持殿下。”&1t;/p

“若有人在父亲耳边说闲话,父亲只管挺直腰杆应对。无需畏惧任何风言风语。”&1t;/p

“因为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”&1t;/p

谢钧看得心惊肉跳,眉头直跳。&1t;/p

&nt;

什么叫这只是一个开始?&1t;/p

&nt;

&nt;

他怎么有种非常不妙的预感?&1t;/p

这封信,谢钧来来回回地看了数十次。越看越是心惊,越想越是不安。&1t;/p

不知为何,他连再写信问个明白的勇气都没有,索性掩耳盗铃,将信密密实实地藏好,只当什么事都没有。&1t;/p

礼部尚书故作不经意地再次垂询:“谢侍郎可曾写信给蜀王妃?”&1t;/p

谢侍郎便一脸无奈地诉苦:“嫁出门的女儿,别人家的媳妇。我这个做父亲的,也是无可奈何啊!”&1t;/p

谢侍郎不要脸,礼部尚书也只得悻悻地住了口。&1t;/p

好在朝中事务繁多,京城的新鲜事也不少。一个月后,宫中生的一桩事又成了众人的最新谈资。&1t;/p

&nt;

&nt;

丽太妃年龄不算大,比俞太后还要小了数岁。今年只四旬左右。建文帝离世后,丽太妃便缠绵病榻。宁王犯事被罚后,丽太妃更是一病不起。虽有太医精心照料,还是很快香消玉殒。&1t;/p

丽太妃这一死,对宁夏王府来说,无疑是致命一击。&1t;/p

李湘如惊闻噩耗,猛地起身,陡然一阵天旋地转。全仗着碧桃的搀扶才勉强稳住身形,哆嗦着张口:“来、来人,备马车,我这就进宫!”&1t;/p

碧桃忧心不已,低声问道:“娘娘,可要打人送信给殿下?”&1t;/p

李湘如定定心神,神色沉重地点了点头:“立刻让人去送信。”&1t;/p

半个时辰后,李湘如进了宫。&1t;/p

她没敢直接去景荣宫,先进了椒房殿,见了俞太后,便跪下磕头,红着眼圈哭道:“儿媳在府中惊闻丽太妃病逝的噩耗,心痛如割。恳请母后容儿媳去一趟景荣宫。”&1t;/p

俞太后也渐有苍老之态,间的银丝愈来愈多。嘴角略略向下,目光淡淡,不怒而威。&1t;/p

俞太后瞥了哭泣不已的李湘如一眼:“宁夏王被皇上罚去皇陵了,不能回京。也罢,就由你代宁夏王送丽太妃最后一程。”&1t;/p

李湘如再次磕头谢恩:“多谢母后。”&1t;/p

&nt;

&nt;

宫中太妃离世,丧仪自有规制。&1t;/p

京中众诰命贵妇,也得进宫哭灵七日。&1t;/p

景荣宫死了主子,被设为灵堂。丽太妃穿着身前备好的寿衣,穿戴整齐,躺在棺木中,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