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匈奴叛变(1 / 2)

汉末武圣 半城流烟 5805 字 2019-10-29

草原上,枯木丛生。

太阳高高悬挂天际,天气仍旧显得有些寒冷。

鲜卑中军大帐。

“根据斥候来报,于夫罗已经率领三千匈奴骑兵脱离汉军,南下赶往雁门郡。”

并州、幽州虽然名义上归属汉朝,其中却也居住了许多异族。

臣服汉朝的南匈奴,就生活在云中郡、雁门郡长城以北的位置。

“这个消息,可靠么?”

帅位上,身穿鲜卑人奇特服装的中年男子,身上散发出不怒而威的气势。

此人正是统一鲜卑的草原之主檀石槐,也只针对汉军出塞制定各种计划的主谋。

无论才能还是威望,檀石槐都是所有鲜卑人共同的领袖。

故此,当方才汇报消息的那位部落首领,听到了檀石槐的询问以后,急忙右手抚胸跪在地上。

“阿莫达以人头担保,这个消息绝对正确!”

很显然,阿莫达对于自己的细作非常有自信。

事实上,汉军中的细作远远不止那些向导,臧旻麾下还有不少鲜卑人细作。

三千匈奴骑兵的离开,根本瞒不住任何人。

“他们为什么离开?”

檀石槐眼神微微闪烁,却没有人能够猜出这位草原之主的心思。

“根据斥候禀报,臧旻得知东路汉军全军覆没以后,不仅不想撤兵,反而想要主动进攻。”

“于夫罗认为汉人败局已定,并不愿意跟着汉军送死,就带领麾下三千匈奴骑兵离开。”

“为此,双方还发生了冲突,有好几名士卒死于冲突之中。”

“哒哒哒!”

檀石槐闻言,并未发表任何意见。

他右手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案几,发出了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。

“拓拔静,对于此事你怎么看?”

最终,檀石槐将自己目光,方才了拓跋部落的智者身上。

这位拓跋部落的智者,不仅仅有着远超草原人的智谋,对于檀石槐亦是忠心耿耿。

这场针对汉军的谋划,大多也都是出自拓跋静之手。

不仅如此,檀石槐能够成为统一草原的雄主,拓跋静也是居功甚伟。

檀石槐极善用人,身边既然有拓跋静这样的智者,自然会征询对方意见。

拓跋静捋了捋胡须,小小的眼睛中绽放出睿智的光芒,身上气质与在场众人格格不入。

如果拓跋静换成一袭青衫,可能很多人都会把这个拓跋部落的智者,误认为是汉人名士。

“南匈奴虽然臣服于汉朝,却也未必十分忠诚。”

“当年的南匈奴,还不是与高句丽及鲜卑诸部落联合,一起出兵攻打汉人领地?”

“若非有桥太尉威震北疆,恐怕南匈奴早就在并州自立了吧。”

“窃以为,于夫罗带领匈奴人离去的消息,并无疑点。”

“如今汉军被我鲜卑大败,这些匈奴人甚至很可能会趁火打劫,不再臣服于汉朝。”

拓跋静口中的桥太尉,正是臧洪当初提到的桥玄,也是当年平定北疆的主帅。

听到桥太尉之名,哪怕檀石槐这位草原雄主,脸上也不由露出凝重之色。

他环顾四周,看着身边各个五大三粗的部落首领,眼中微不可查闪过些许失落。

“汉人终究底蕴深厚,人才辈出啊。”

“不说其他,如果此次领兵的乃桥玄,亦或是屠夫段颎,我们未必能够如此轻易获胜。”

檀石槐能够统一鲜卑,自然乃当世雄主。

正是因为檀石槐见识深远,才知道那个看似日薄西山的汉朝,究竟有多么庞大。

汉朝不管是人口、财富,亦或是武将、谋士,都远非鲜卑可以比拟。

纵然檀石槐独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