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喜忧参半(1 / 2)

汉末武圣 半城流烟 5370 字 2019-10-29

却说关羽平定冀州,共收降俘虏二十五万,算上这些人家眷,总人数不下五十万。

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,不由让关羽又喜又忧。

关羽深知,汉末其实并不缺乏土地,只要分配合理,养活四千万人绰绰有余。

到了诸侯割据的时候,人口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。

五十万人口,数量甚至要超越整个并州的人口总和。

如果能够将其全部迁往云中郡。

只要度过了最开始艰苦的两年,曾经荒凉偏僻的云中,势必能够与那些繁华郡城相媲美。

然而,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,却也让关羽感到头疼。

先不说俘虏太多,官兵太少的事实。

单单是这些人每日消耗的钱粮,都足以让关羽无所适从。

“若没有这些黄巾俘虏家眷,从广宗城内缴获的钱粮,完全足够二十五万黄巾渡过两年时间。”

“可惜带上他们家眷,钱粮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问题。”

想到这里,关羽眼中不由闪过一道寒光。

冀州黄巾虽然平定,关羽却并没有挥兵南下,讨伐其余州郡黄巾。

盖因大部分黄巾虽然投降,仍旧有小股黄巾四处流窜。

接连数月。

冀州、清河国、安平国境内,大大小小的世家大族,绝大多数都遭遇黄巾洗劫。

奇怪的是。

这些黄巾虽然抢夺钱粮,却也都有分寸,并不会把所有钱粮都抢光,以致那些世家大族活不下去。

不仅如此,这些黄巾流寇大多只抢劫不杀人。

一时间。

三个郡国烽烟遍地,世家大族人人自危,纷纷要求关羽尽快扫平黄巾余孽。

关羽却以官兵连战疲惫,且俘虏太多无力征讨黄巾余孽为由,不断拖延。

到了最后。

此事终于引起各郡县官吏重视,他们联合上表,弹劾关羽不作为的举动。

“文和,这几个月来,黄巾军已经分批迁往云中,特别是黄巾士卒家眷,更是率先迁徙的对象。”

“伯喈、公明、严正、阿雄几人,已经率先返回云中,用以安排这些黄巾。”

“要不了多久,我们就会轻松许多了。”

关羽疲惫的脸上,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。

这段时间,关羽每日都在操劳,甚至比起讨伐黄巾之时,更显得忙碌。

好在数月忙碌,终于要走到尽头。

眼看滞留冀州的黄巾越来越少,关羽也终于能够放下心来,好好休息一番了。

“主公。”

“黄巾降卒及其家眷,既然已经逐渐迁往云中,那么肆虐三个郡国的黄巾余孽,想必也是时候清剿了。”

关羽闻言,急忙点头道:“军师所言大善。”

“为了此事,各郡县官吏几乎每日都在催促,陛下也是几次三番降诏询问。”

“我若再不扫平这些黄巾余孽,恐怕就要被陛下治罪了。”

有了决定,关羽当即分兵征讨四方。

历经半月,那些肆虐三个郡国的黄巾余孽,迅速被清剿殆尽。

可惜被黄巾余孽祸害的世家大族,此时却是有苦难言,对关羽都敢怒不敢言。

不少有识之士,也从蛛丝马迹中猜到了些什么。

然而,他们手中没有丝毫证据,哪怕有所猜测,却也不敢污蔑功臣关羽。

就在关羽刚刚扫平,盘踞在三郡的黄巾余孽之时,豫州、荆州黄巾也被平定。

这个时空。

关羽迅如闪电平定冀州黄巾的举动,导致豫州、荆州黄巾失去战意。

又因朝廷降诏,赦免黄巾俘虏罪行的缘故,不少黄巾军都选择投降。

历史发生了改变。

皇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