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交代(2 / 2)

庶子夺唐 江谨言 2093 字 2021-08-22

问道:“陛下已经决定好了吗?”

李恪回到:“朕心意已决,此番西征必定亲临。”

“这是何故?”岑文本眉头微皱,不解地问道。

李恪回道:“于国而言,吐蕃虎踞高原,是我大唐之劲敌,朕自当御驾亲征,为我大唐子孙后世拔除此患,一劳永逸。于朕而言,吐蕃是我大唐最后一个邻国强番,若是朕能亲自领兵灭了他,留于史册也是一桩美谈。”

岑文本看着李恪坚持的模样,道:“陛下少年从军,行伍多年,身上亦是功勋无数,还在乎一个吐蕃吗?”

李恪回道:“朕在乎,吐蕃居高原之利,易守难攻,若是不能以大毅力,大决心一战而灭之,日后还是大祸,朕心意已决,朝中还望岑师支持朕。”

吐蕃不是边陲小国,是虎踞高原的强番,哪怕李恪行离间之计,断了吐蕃的左膀右臂,吐蕃的兵力依旧强盛,不是轻易可胜的,更绝非短时间内能分出胜负的。

如此大战,哪怕是李恪御驾亲征,也离不开朝中的支持,而在李恪亲征后能给李恪最大支持的莫过于诸相之首,将会奉旨辅政监国的帝师岑文本了。

岑文本是看着李恪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,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李恪的性子,李恪已经走到了这一步,他是绝不会再回头了。

岑文本一整衣衫,正声道:“陛下是君,臣是士,陛下剑锋所指,臣纵是明知不妥,哪怕碰地头破血流,也绝不后退半步。”

岑文本之眼入耳,李恪的脸颊一阵滚烫,岑文本懂李恪,李恪又何尝不懂岑文本,对“士”这一字的诠释,天下之人莫如岑文本这般身体力行的了。

唐史中的岑文本,明知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不妥,但在劝阻无果后还在毅然随军东行,主持军中一应政务,最后熬地油尽灯枯,落得个重疾而亡的下场,这就是岑文本,这就是大唐的“士”。

李恪看着岑文本,拱手道:“正是朝中有岑师在,所以朕才敢如此放肆行事,有岑师在,朕不管身在何方都不会担心朝中之事,朕西行之后,朝中政务就全赖岑师了。”